歡迎您來岳西人才網 www.mariogelinas.com

手機APP
當前位置 首頁 > 職場薪聞 > 獵頭資訊 > 成功故事 > 廉價勞動力還能支撐傳統制造業多久
廉價勞動力還能支撐傳統制造業多久
作者:匯博人才網 時間:2007/8/29 閱讀:6057次
      到越南去,到非洲去!面對越來越高的人力成本,制造商們開始了又一輪的遷徙。過去,勞動力無限供給是我國傳統制造業最主要的比較優勢,但隨著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的出現和勞動力成本的上升,這種優勢正在逐漸失去。福建、廣東的一些企業,工人的人均月薪已經達到1500元,再過一兩年,將可能達到2000元。沿海的一些傳統制造企業表示,由于過度競爭,給工人人均增加10元/月的工資都承受不了。由于人力成本越來越高,在珠三角、長三角地區,制鞋、制衣、家具、電子等傳統制造業有部分企業已從東莞、昆山等地轉移到比沿海用工更便宜的西部地區,或者東南亞國家。

制造商們的外遷與勞動力成本的地區性差別不無關系。從1998年至2005年,我國平均工資的年增長率在8%到12%之間,雖然無法跟一些發達國家相比,但高于越南、印尼和菲律賓的同期水平。這表明,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正在不斷縮小。例如,上海的小時勞動力成本已經達到23.7元,超過了馬來西亞的水平;而東北長春的成本則只有8.48元,基本與印度相同。上海以及周邊地區超越了簡單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,而相當多的東南亞國家仍然在努力啟動工業化的進程,因此,這樣的區域性差別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都將會存在。

經濟的高速增長必將帶來勞動力成本的上升,這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規律。例如,在1975年的時候,韓國的勞動力成本大致為美國的成本的5%。30年間,韓國的勞動力成本以每年平均13%的速度攀升。到2005年,其成本已經提高到同期美國的50%。雖然廉價勞動力只是競爭力的一個因素,但確是企業成本構成中很重要的因素。上世紀80年代,為應付國內勞動力成本大幅上升,日本以電子精密加工為首的IT基礎產業鏈轉移到了勞動力成本相對更低的中國臺灣、香港和新加坡、韓國,后者迅速發展成為“亞洲四小龍”。最近一次產業大規模遷移始于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后,產業鏈和大量資金奔向同一個目標:中國。

10年來,我國GDP以年均9%左右的速度增長,截至2006年底,我國人均GDP已達到2004美元,根據各國的經驗來看,從2000美元到5000美元,是一個新的發展階段。這標志著我國以廉價勞動力為支撐的比較優勢已經快走到了盡頭。例如,廣東豐泰集團是耐克公司在中國的一家代加工廠,多年來,中國市場上銷售的大多數耐克運動鞋都是由該公司加工的。但是,2006年以來,耐克公司卻把許多原屬豐泰的訂單改到了越南,大規模擴充在越南的4個加工廠生產線,并計劃到明年年底,把越南建成耐克公司最大的海外生產基地。而耐克公司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策,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越南勞動力成本比我國更低。

事實證明,使用廉價勞動力并非一勞永逸。如今,我國對海外投資的政策也已經很明確,鼓勵企業,特別是傳統制造業到海外投資設廠。在成本優勢開始喪失后,非洲、東南亞一些國家成了新的選擇。今年上半年,莫桑比克部長會議通過一項決議,提高最低月工資標準:工業、商業與服務業從業人員的最低月工資為1645.21梅蒂卡爾(約合人民幣472元),農業從業人員的最低月工資為1126.18梅蒂卡爾(約合人民幣322元)。以此看來,部分沿海企業進入非洲的理由很簡單,由于我國和非洲的用工成本還有相當空間。比較優勢已經更多屬于非洲了。

我國的一般制造業靠勞動力優勢維持了十多年的高增長,按規律,應進入調整和轉型的階段?,F在,傳統制造業產業結構升級早已是大勢所趨,因為在出口市場上,產自我國的廉價工業品已經成為眾矢之的??陀^認識我國國情后,我們發現,傳統制造業的轉型,決不是要削弱制造業的規模,也不是不再做世界的制造中心,而是在國家經濟整體發展上,走出廉價勞動力支撐傳統制造業的怪圈,重點發展新興產業及新興產業在整體產業中的規模。與此同時,提升傳統制造業的技術水平、管理能力。
來源:中華工商時報
熱門推薦
国产精品自在线拍点击进入|99久久6动漫|日本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一区|亚洲男人的堂2020手机版网站